第(2/3)页 不过陈铁山素来是个爽朗直率的人,他哈哈一笑,走上前拍了拍陈夕的肩膀:“好小子,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吧?你从哪儿找来的?” 陈夕无奈地笑了笑:“哥,你别瞎说,这位唐姑娘只是来凤溪城游览,我不过是尽地主之谊罢了。” 唐婉凝也微微一笑:“陈判官是个好人,带我参观了凤溪城的风土人情,真是让我受益匪浅。” 陈铁山挠了挠头,笑道:“这就好这就好。弟弟啊,既然有客人来了,咱们可不能怠慢,来,进来坐吧。” 衙门内,陈夕把唐婉凝和翠儿安顿好之后,便走到一旁继续处理公务。 陈铁山则好奇地走到唐婉凝身边,笑眯眯地说道:“唐姑娘,咱们坐下聊聊吧。” 三人坐下后,陈铁山递给唐婉凝一杯茶,笑道:“说起来,姑娘对凤溪城的事情似乎很了解。刚刚我听你提起流州的乱象,倒是让我颇感兴趣,不知你是怎么看的?” 唐婉凝接过茶杯,微微一笑:“陈大人谬赞了。我虽然只是一路游历,但这些日子也亲眼目睹了流州的混乱。各地匪患频发,百姓流离失所,粮食匮乏,地方官府疲于应对,甚至有的地方已然失控。此外,朝廷的力量逐渐减弱,难以及时调拨人手和资源,导致局势更加恶化。百姓们如浮萍一般,毫无依靠,许多人甚至陷入绝望。相比之下,凤溪城能够保持这般安定,实属不易,这自然离不开两位的努力与付出。” 陈铁山听了这番话,心中不由得对唐婉凝的见识感到惊讶。 她的谈吐优雅,言辞中透着对局势的深刻理解,显然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见识。 他瞥了一眼坐在一旁功力不可测的翠儿,心中越发确定,眼前这位唐姑娘来头不小。 陈铁山笑道:“姑娘见识广博,的确非同一般。说实话,凤溪城现在虽然看似平静,但我们也在尽力维持。如今乱世之中,保持一方安定,实在不易。” 唐婉凝点了点头,目光中透出几分沉思:“确实如此,所以我也很钦佩陈判官和陈大人这样的努力。若是每个地方都能有像你们这样的人,或许百姓的生活会好很多。” 陈夕在一旁听得哈哈一笑,摆摆手说道:“什么乱世不乱世的,能守住这片地方,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就够了。” 唐婉凝听着陈夕那种洒脱的语气,心中微微一动,忍不住说道:“陈判官的胸襟和气度,倒是让我大开眼界。” 陈铁山看着唐婉凝的神色,心中更是疑惑——这位姑娘绝非普通人,谈吐中那份自信和见识,已经超出了寻常百姓所能拥有的。 只是她始终不曾明言自己的来历,倒是让人愈发好奇。 陈铁山嘿嘿一笑,拍拍她的肩膀:“那你就好好和他相处,说不定你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。” 就在这时,陈夕终于处理完了手头的公务,长舒了一口气,转过身来对唐婉凝和翠儿说道:“抱歉,让二位久等了。这衙门里的事可真是够麻烦的,处理起来头疼得很。” 唐婉凝笑了笑:“陈判官辛苦了,其实看到你们这里的秩序和百姓的生活,我很能理解你的辛苦。” 翠儿在一旁听着,心中微微感慨。 公主对这位陈判官的好奇已经逐渐演变为信任,甚至是一种隐隐的欣赏。 而陈夕那份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对百姓的责任心,也让她不得不对这位铁面判官刮目相看。 衙门里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,陈铁山举起酒杯,豪爽地笑道:“来,咱们好好喝一杯,为了凤溪城的未来!” …… 一番畅饮,唐婉凝在衙门玩得十分尽兴。 只是天色已晚,翠儿催着唐婉凝回去,陈铁山见势点了两个捕快,送二位姑娘回客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