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9月23日,51人人网就要开始内测了。 这个SNS项目,在技术开发方面,实际上准备了半年多时间。 从3月中旬,高阳便跟贺广文、晋扬和方建,开始讨论这个项目的规划与投资方案。 那时候开始,作为CTO的贺广文, 也抽出一些时间,思考和准备这个项目具体的技术架构问题。 后面,高阳陆续提出了一些很细节的,具体的功能应用。 比如,要在用户之间实现@的功能; 被@的用户,每一天或者至少每一周,要有@值, 也就是关注度的数值更新; 要有留言评论的互动功能…… 另外,高阳还提出一个[朋友圈]的概念,认为这便是SNS网站价值最好的诠释,贺广文、晋扬和方建,对高阳的这个提法都非常认同。 在[朋友圈]这个概念之下,高阳又以“物以群分,人以类聚”的思想来提出,51人人网,要构建一个[兴趣朋友圈]的模式。 类似于门户网站的频道,将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用户,聚在一个个[兴趣朋友圈]之中。 也类似于网络论坛的版块频道设计,但是可以分得更细。 比如摄影和旅游,读书,体育,美食和烹饪,时尚潮流,音乐,甚至知识问答与分享…… 总之, 为用户设计一堆不同领域, 不同层次的兴趣圈子。 将论坛与博客日志这样的自媒体形式,通过这种大大小小的圈子,结合起来。 而且,还要设计一种虚拟币,让用户通过发帖、分享日志、参与话题讨论等等,以其活跃度与贡献度计算积分。 这个积分,就是虚拟币,比如就叫[51币]。 然后,用户积攒51币,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一些虚拟的交易,比如回答专业性的问题,交换一些专业资料,等等。 高阳提出的这些功能应用,很细,很杂。 一度让贺广文和方建非常惊诧,这像是不懂技术的人吗? 只是两人都知道,高阳是真不懂技术。 高阳提出的这些应用细节,懂得编程的贺广文和方建,特别是贺广文,都觉得有意思,也很有价值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