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四章 马钧-《三国:我可以编辑剧本》
第(2/3)页
只不过因为需求问题,大部分工匠只去钻研战场器械。要不是马钧到来发明了一些生产工具,刘琮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。
毕竟刘琮在建立楚汉政权的时候,除了宣传以忠孝治国之外,另外加上了一个以工治国,强行把工匠的地位拔高了。
刘琮随后询问起马钧对此的看法,而马钧则是高度赞扬,完全是真心实意的。
“陛下,无论何时技术都是最重要的。无论是农耕生产还是战场厮杀,如果我们技术比对手强,我们就可以掌握有战场主动权。”
马钧说着说着已经开始以“我们”为称呼,下意识把自己当成自己人了。
这让刘琮很满意,这样一来他也就不需要强制马钧留下了。
要是马钧最终还是思念西凉,最后带着他发明出来的发明跑回曹魏,刘琮得被气死。
好在马钧对此并没有想法,他只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。
“既然你如此热爱技术,且技术高超,不如留在工坊担任要职,未来还可以以工入政,在工部任职呢。”刘琮在跟马钧聊了大半天之后,提出了这个建议。
马钧和工部尚书都是一怔,一下子沉默下来。
“陛下,马钧现在已经是武昌工坊的正式的高级工匠了。”工部尚书这个时候站出来,有些尴尬的说,
“其已经入我大汉户籍,在武昌定居下来了。”
刘琮:“……”
好吧,是我打扰了。
刘琮没想到马钧动作这么快,甚至犹豫都没有就主动选择了他,根本没有一点留恋北方的意思。
马钧留下了,正好在短时间可以填补工坊长期以来没有动力钻研生产工具的空白。
生产工具与军事科技一起发展,才可以推动整个国家增强。
这绝对是个跨时代的进步,当生产力增强,社会才会进步。那些后世着名的资本共产都是要建立在强大生产力上的。
刘琮敢打赌,如果他的后代能一直延续以工治国的理念,中国至少可以比世界领先一千年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