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那股激情过后,意兴阑珊的她不免幽怨哀叹起来。 “本来跟一群小伙伴牟足干劲,打算一点点建造仓储一体化的物流集散地,不料却碰到滨江的工业化土地改革政策,处处碰壁就不说了,拿不到好的地理位置,根本无法落实。” “恐怕,我的想法只是个梦幻泡影,纸上谈兵,永远没有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吧。” 说到这儿,黄芳芳不免自我怀疑起来。 哦豁,这不巧了吗? 方卓然心里窃喜,不宣于口,表情看不出悲喜说:“土地政策改革是没办法,势在必行,滨江周边地区,前些年因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,聚集了很多企业厂房,造成对环境的过度污染,现在要纠正过来,保护环境为主题。” “你也没必要只把目光盯死在省会啊,咱们临河这里也不差,高速四通八达、火车货运畅通全国、还有内河航运,往后开通高铁那就更便利了!” 黄芳芳诚实说:“临河我真考虑过,是滨海省唯一能与滨河媲美交通运输便利的城市。” “但我们资金不大,重新创业刚起步,外来企业进驻拿不到好的优惠,也对这里的政治生态和环境两眼一抹黑。” 说白了,就是担忧人生地不熟,风险无法预料和评估; 宁愿呆在熟悉的滨江找地儿,哪怕不太好的位置,多付出点成本,也不愿冒风险地选择外地。 至少对于目前的黄芳芳,创业起步,容不得丝毫的犯错,谨慎为主。 眼看时机成熟,方卓然胸有成竹说:“我们招商办正准备打造物流运输的集散地呢,就在桥的对岸,那里有高速路出入口和火车站。” “你的物流仓储式一体化,跟我们的未来政策规划,不谋而合。” “刚才不是说了吗?这种模式套路是全国、全世界首例,史无前例的突破;郎有情妾有意,为什么不选择临河呢?” “我们不需要多大的资金,只希望企业落户能存活下来,落地生根的发展,实现真正的共赢;而不是拉政绩,吃政策,打旗号,随便糊弄两下,拍拍屁股离开。” 黄芳芳明显意动,眼珠子咕噜转,思索半晌后说:“确实,人挪活,树挪死,为什么不转换思维,换个地方呢?” “行,回头我跟几个小伙伴商量一下,没问题的话,会优先考虑来到临河大展拳脚!” 方卓然好奇心作怂问:“你说的资金不多,约莫估计多少?” “我负责招商办的招商工作,说说,好有个底儿。” 黄芳芳认真思考后回答:“如果是按照物流仓储式一体化来建造,至少也得一千万打底啊。” “我钱不多,受限制,不过身边有投资人,一两千万的前期投资还是能拿得出手,你放心吧。” 我滴乖乖,动动嘴皮子就一千万,老大哥的女儿不愧是商界女强人,人际脉络广,接触面层次高,能撬动的资金大。 “我代表临河市招商办,期待与你的进一步合作!” 方卓然伸出手,和黄芳芳纤细的手握住。 眼里闪烁着绿油油的光芒,似乎看到那一万元的奖金,正朝他招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