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却是单独给了一句评价。 “李景隆,墙头草,震慑一下就好,用不用也在两可之间。” 这也是为什么,朱允熥依旧保留了李景隆掌管京城驻军,但是却从不管他原因。 因为自己的底牌,从来不是军队。 是朱允熥手中的火器。 而对徐辉祖,评价更加简单,只有八个字,“性格刚烈,难以降服。” 至于如何让他归顺,朱允熥没说,但是卓营知道,朱允熥心里肯定是有所计较的。 卓营没有说话,而是指了指皇城中充手下那些日部扎营的方。 这些人,私底下在军营中,被称为陛下的亲军。 比之那些禁军,更被朱允熥信赖和器重。 因为他们都是当初跟着朱允熥远游了海外十年的旧部! 也是当初跟着朱允熥发动宫变,逼朱元璋退位的扶龙之臣。 这次打退藩王大军,除了坦克队,朱允熥的这些亲军,无人出战。 这也是为什么在开战前夕,却见不到李景隆这个大将军人影的原因。 人家忙着练兵,让手下兵马适应新得到的火器呢! 卓营解释道:“这些跟随陛下和我远游海外的老兄弟,如今还剩下五千七百多人。” “虽然人数不多,但是却编制齐全。” 六百人为坦克队,三百两坦克,每辆配置三人,一人操作弹药,一人负责操作坦克行驶,人负责操作开炮。” “又有一千人,为海军,是当初我们纵横海上,操纵战舰的士卒。” “还有三千人,为枪队,是陛下亲军中的主要战力。” “四百人为军官。" “至于剩下那七百人,则是陛下最为看重,也是当年陛下亲自训练出来的士卒,被称之为特种兵”「!” "特种兵?" 听到这个名字,李景隆等人都一头雾水。 他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。 不过听起来,好像很厉害的样子! 卓营又解释道:“这七百特种兵,从不参与作战,但是在一场战争,尤其是我们处于绝对下风的战争中,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 的效果,出奇制胜,转瞬之间扭转战局! ”‘斩首行动’,我们不是第日次用了!” "还从未失手过。" “当初在倭岛,他们的天皇,就是被“斩首行动’直接斩杀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