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如今这样对待那些王爷,恐怕会伤了太上皇的心啊。” 朱允熥点头笑道: “这话,恐怕也就只有舅公你敢说了。“ 蓝玉无奈道:“一边是臣的旧主,一边是陛下,臣夹在中间,实在是难做人啊!” "而且太上皇今天在臣府上 的时候,掏心掏肺地和臣聊了不少。” “都希望臣能够阻止陛下削藩。” “那么舅公这意思,也是要阻止朕削藩了?” 蓝玉立马惶恐道: “陛下明鉴,臣绝不敢如此想,更22不敢有这种心思!” “只是还请陛下想个万全的法子来削藩。” “一来对自己的亲叔叔下手,实在是对陛下名声有损。” “二来太上皇说的也有理,如果日后真的有藩王作乱,那这天下也不至于易姓。“ 朱允熥笑道:“这个舅公就多心了。” "削藩肯定是势在必行的。” “城外那百万大军,回还在呢! “这亏得是朕,若是换成其他人,应天府早就被夷为平地了。” “你说藩王可不可怕?" 蓝玉点头道:“藩王之祸,古今皆有。" “可是历朝历代,都没人能想出个万全的法子来。” “不是出现汉朝那种皇亲沦为卖草鞋的地步。” “就是出现唐朝那种藩镇割据的现象。 “臣虽然书没读过多少,但是其中利害,还是明白的。“ “所以陛下削藩,臣是十分赞成的。” 朱允熥身边的杨士奇解释道: “凉国公放心就是了。" “其实陛下已经和下官商议过了。” “之所以前朝那些帝王削藩,不是对亲族过于残忍,就是驱虎吞狼。“ “纠其根源,就是在于导致镇守藩国之人在当地太过根深蒂固!” “远的不说,就是咱们那位燕王殿下。” “手下能人志士极多,而且能征善战,在北平口碑极好,而且还有军功,在势力也极因深厚。" “凉国公您掌军多年,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?” 蓝玉接话道:“这就意味着,只要燕王殿下要是有异心,从军中,到他的大本营北平,一呼百应!” 杨士奇点头道:“正是!" “陛下毕竟只是他们的侄子,他们这些当叔叔的,可不会像听太上皇的话那样听陛下的。” 反正现在这个奉天殿里也没外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