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看着杨士奇舌战诸位藩王,朱允熥笑着点了点头,表示自己很满意。 杨士奇这番话,直接让这些藩王无言以对。 因为后世继任的世子如果不行,朝廷也是无能因。 毕竟藩王自古来都是世袭,跟皇帝一样,立长立嫡。 就像是北平的世子,那位后世的明仁宗朱高炽。 如此一个军事重地,燕王世子连骑马都费劲,但是朱棣还是不得不让他做世子。 而由朝廷指派官员则不然。 如果接手当地政务的官员不行,按照吏部那边的考核制度,是完全可以将其撤职,人顶上的。 而且还可以不用等到考核期满。 官员当地的口碑,将官在军营中的所作所为,皆有御史考察。 朱元璋悠悠道:“那咱的这些儿子们,没了俸禄,如何生活啊?" 杨士奇笑道:“这个太上皇就多虑了。“ “没了俸禄,田爷们可以自阆甚。" “按照陛下的意思,其实就是说,这些王爷们,除了有皇亲这个身份以外,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。” “他们完全可以自行经商,或是从军,参加科举,入朝为官。” 朱允熥笑着点头赞同道:“看到没,什么叫简在帝心?” "这就是!" "朕只是稍微提点,杨士奇便能完全猜到朕的意图,当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。” 杨士奇谦虚道:“陛下谬赞了!" 朱元璋抗议道:“他们可都是皇族,岂能如同市井百姓一般?” “皇家的颜面何存?” 听见这话,朱允熥罕见地皱了皱眉头。 "颜面?” “皇爷爷觉得,是皇家的颜面重要,还是你打下来的江山重要?” 朱元璋一愣。 “那自然是咱打下来的江山重要!" “你这又是什么意思?" “难道不取消他们的俸禄,因明就要灭亡?” 朱元璋有些无语了。 这都哪跟哪啊? 花几个钱就能让大明亡了? 扯淡呢? 当初大明财政紧张的时候,也没见怎么着啊! 你现在又是搞来几亿两白银,又是那些珠宝的,还有源源不断从倭国那边弄来的银子。 比咱当政那会不知道富裕多少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