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四章 百家合流,教育振兴-《三国:我可以编辑剧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他们不满管朕什么事?是国子监的工作太清闲了是吧?”刘琮一提到这个就来气,一群酸儒叽叽歪歪的就没完。

    番茄

    墨家和杂家那些人一被启用,无论是啥职位都屁颠屁颠的上任了。

    而那些儒生呢,宁愿闲着整日喝酒扯淡,也不愿意接受礼部的征召。征辟他们来扩建国子监,来国子监当教授和登天还难。

    然后刘琮只是给了其他流派一个工作而已,他们立刻就不干了。他们拒绝像其他流派一样去教授,而是前来劝说刘琮把他们解雇了!

    咋了?我作为九五至尊,启用几个其他流派的人当教授不行吗?

    你们这是在教我做事?

    刘琮早就看儒家不爽了,要不是他们的学说对统治有用,刘琮真想搞一次汉代版的“焚书坑儒”。

    “总之,士元你不要再以之前的眼光看待问题了。往后朕不会像以前那样独尊儒术,我更希望将这百家流派合并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来为我所用。”

    刘琮站了起来,背着手走到了窗户旁边,看着外面一片欣欣向荣的武昌城,不急不缓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我看来,每一家都有其的可取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无论是墨家,法家,儒家,农家,杂家,亦或者是纵横家。他们都有精华的部分,在不同领域中都有着很大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其的局限性,比如儒家就常常忽视技术的重要性,墨家对外态度就不如纵横家合适。”

    他们都有局限绝对不能只遵从于一家。大汉朝廷需要的是六边……全方面的发展,而不是为了稳定只尊崇儒学!”

    儒学能带来国家的稳定,但是却无法带来科技的进步。他们没有纵横家的口才,也不会有杂家和农家的实用。

    自从儒家确认主体地位之后,中国对外就变成了单一战争,那种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就非常少见了。任何科技的进步都变成了民间自发的进行,封建王朝都不会督促技术进步。

    刘琮自然不可能愿意这样,他需要的大汉成为一个六边形王朝而不是指南针王朝。

    那么最应该干的就是合并各家流派,给各个流派的的人才分工处理。
    第(2/3)页